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迪智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2021年底,全國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讀者數量超1.03億人。2012年,這一數據為2484.51萬人。10年間,公共圖書館實際持證讀者數增長超過315%。”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用數據清晰展現了“全民閱讀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三晉大地上,金燦燦的谷子再獲豐收。在電商平臺的直播間里,動輒日均幾萬斤的“金珠子”被拍下,隨后被送往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繼而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據統計,2021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已從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1年的2.44%。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的重要力量。
努力做到問題、時間、區域、對象、措施精準,確保各項政策舉措科學有效,堅持用法治的手段保護藍天白云,避免“一刀切”“運動式”攻堅,藍天保衛戰才能不斷取得新成效
把保障人民根本權益作為法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回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法治需求,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法治保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可信,是國際合作、文明互鑒的基石;可愛,是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的外化;可敬,是客觀分析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角色,并以此凝結成認同中國如何肩負起大國責任、如何為人類文明發展貢獻中國力量的理性認識。我們應當持續在“展形象”上下功夫,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作為流動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繁榮興盛的歷史見證,也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我們要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不斷創新保護傳承利用的方式方法,努力建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讓大運河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璀璨光彩。
近幾年,積木市場上,國產品牌迅速崛起引人注目: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當天,潮玩夢工廠TOP TOY推出的一款世界杯聯名款積木小熊銷售火爆,在天貓某直播間1秒售罄,銷售額登上模玩品類榜首。其他如森寶、布魯可、巧合等品牌,不僅市場份額持續擴大,也獲得投資者青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與讀者一起跟隨文化工作者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動力源。同時,我們依然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要實現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對此,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辦等10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通過3年多時間的努力,建立健全面向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探訪關愛服務機制,進一步增強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單獨作為一個部分,將教育、科技、人才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論述。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文章,與讀者共同探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三部門發布通知,明確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啟動實施。制度啟動的首日,有近百萬人開立賬戶。
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土壤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的重大成果,是我國人民民主的最新發展,具有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顯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