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抓實、抓好、抓細年輕干部的培養,注重將想干事的好苗子找出來,為會干事的干部搭好臺子,為能干成事的年輕干部騰出位置,通過正向的成長激勵機制激發一線干部的激情和熱情。
而從群眾身邊的事情抓實、抓細、抓好了,群眾多了對干部的信任,干部也能夠積累起來實戰的經驗,不斷地提升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而更好地解決好群眾的大事,辦好為民的實事。
組織部門要聚焦職能職責,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推動黨員干部與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因此,作為疫情防控知識及疫苗接種的宣傳員,作為外來人員的摸排員,作為安全通道的守門員,黨員干部必須在一線為群眾筑牢安全的“防護墻”。
既要注重與時俱進地進行業務培訓,也要強化紀律的監督,形成追責問責的機制,確保各個信息員能夠全面地履行職責。要切實地履行“專人專管”,并且在調動和交接的時候必須能夠確?!靶畔⒔涣鳌睍惩o阻。
換屆選舉是全省各族干部群眾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基礎。必須做到“三個到位”,換出精氣神、換出新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并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些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p>
紅色小說的再版,紅色電影的播放,紅色之旅的推出,紅色歌謠的傳唱,凡此種種,都喚醒了儲藏在人們心底美好的記憶。作為青年干部,更要在這個“熱潮”中迎“潮”而上,在“紅色文化”中真正地“紅”起來。
“黨課開講啦”活動開展以來,陜州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創新活動載體,強化宣傳動員,采取“線上線下同頻、集散靈活相輔”的方式,組織黨員按時收看,在全區掀起“聽黨課、感黨恩、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就現實而言,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需要我們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
打造清廉政府。有效引導和引領村民的關鍵是基層政府具有清廉、公正等的官德,如此才能把德孝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因此應加強基礎黨員干部的德績考核,塑造清廉的政府形象,形成順民情、順民意的道德風尚。
近期,河南全省氣象部門廣大預報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斷提高精準預報預警能力,特別是重大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能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成效。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深入群眾當中,與群眾朝夕相處,才能體會群眾的冷暖安危,才能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增強服務群眾的觀念。要積極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在服務群眾中引導群眾、團結群眾、發動群眾。
可以結合目前的鄉村振興、黨史學習教育、疫情防控等開展聯合活動,將“三會一課”聚焦到群眾真正關心的事情上。組織黨員進村入戶,聽群眾講述自己的需求,了解群眾生活情況,征集服務需求,通過“三會一課”了解群眾所思所想、解決群眾所需所求。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文中指出,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干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
”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必須認真傾聽群眾呼聲,真切了解群眾期盼,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眾工作,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無數黨員干部也沖鋒在基層一線,以只爭朝夕、敢于作為、主動作為的勇氣和決心,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打贏了這場歷史性的勝仗。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豁得出去?!拔沂屈h員、我先上!”危難時刻顯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好的黨建活動,不僅解決了群眾的生活需求,也讓更多的群眾接受到了黨的教育,學習了黨員干部優秀的精神品質,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新進黨員。事實表明,通過傳遞黨建示范點的建設經驗,將黨建觸角延伸到生活中的各行各業,能夠織牢黨建之網,讓黨建活動提質增效。
要堅定不移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國家利益,維護黨和政府形象、權威,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嚴守國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國家利益的言行斗爭。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愛崗位、愛本職工作,堅持正義,為人民謀利益,為祖國謀發展。
美國歷史學家沃爾特·拉夫伯認為:“事實上,朝鮮戰爭是美國第一次被迫接受的僵局,而在10年后開始的越戰中,美國的敗局更是確鑿無疑。”約瑟夫·古爾登在《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一書中也寫道,中國軍隊的士兵“他們頑強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使陸戰隊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