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料袋,杜絕白色污染;節約用紙,讓打印紙重復使用;節約用水,用完水后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大開水龍頭。提倡用水盆蓄水洗手、洗臉,洗手、洗臉的水用來沖廁所,實現水的再利用。
基層黨員干部應多學習革命先輩,多了解那些在艱苦歲月里依然在信仰下堅定前行的故事和榜樣。同時,扎扎實實、兢兢業業地投入到基層業務工作中去,做一個有資格談信仰的基層黨員。
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社會怎樣發展,我們都要弘揚革命精神,從中汲取力量,滿懷信心繼續把新中國鞏固好發展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好完善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新時代年輕干部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修煉好扎實內功,做到政治上過硬、本領上過人、廉潔上過關。
2021年1至8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9.7萬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3.9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6萬人。中紀委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實施相關規劃方案、政策措施和建設相關工程項目的重要依據。
2012年12月28日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這為弘揚尊老、敬老傳統提供了法律保障。每年重陽節各地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孝敬老人﹑幫助老人、關愛老人,并且以多種方式祈愿老人健康長壽。
愛國主義不僅是一種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種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長征路上,廣大黨員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自覺延續文化基因,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廣大年輕干部要充滿朝氣地去面對困難和挑戰,要把知識儲備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確保能力素質上得來,遇事能夠拿得起,困難面前頂得上。要始終保持一股“氣”,敢想、敢闖、敢為天下先,知行合一,志存高遠,以朝氣蓬勃的年輕心態,展現青春之美。
深挖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不僅要講好古代的黃河故事,還要講好現當代的黃河故事,處理好保護傳承和弘揚的關系、文化和生態的關系、文化和旅游的關系,讓黃河文化走進百姓生活,融進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迎來中華民族更加光明的未來。
近日,山西遭遇持續降雨,多地接連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嚴重。災情就是命令,救災就是責任。災情發生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沖鋒在前,以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己任,讓流動的黨旗、閃耀的黨徽放射出光芒。
要量身定制培訓內容,針對年輕干部在調查研究、應急處突、群眾工作等方面能力薄弱問題,以干部素養提升工程為抓手,不斷增強年輕干部素質,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深入挖掘和闡發其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人民群眾自覺的行為準則和精神追求。
然而我們看到,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比如,網絡“騙捐”、“詐捐”事件層出不窮,各種暴力、色情、謠言、虛假新聞等不良信息屢禁不止,一些“鍵盤俠”和“網絡水軍”在網絡上發表不當言論,黑客攻擊互聯網等等。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一些地方根據農村群眾農忙時節作息規律,創新形式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夜訪”等形式變群眾來訪為主動進村入戶下訪,收集民情解民憂,推動干部作風轉變,拉近干群關系。
正是這樣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正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問題,構成了人民群眾的百態人生。也正是因為這樣一些芝麻綠豆的小問題,影響了群眾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目標前行的方向和信心。
年輕干部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注重實際、實事求是,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嚴守規矩、不逾底線,勤學苦練、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以奮斗為注腳,是對青春澎湃之心的最好詮釋,是對青春熱烈之心的最深刻畫,是對青春無悔之心的最大慰藉。這些“最美青年”的事跡,必將激勵廣大大學生和青年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榜樣、看齊標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拼搏奮斗、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