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4日08:04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今年4月和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對進口抗癌藥實施零關稅,較大幅度降低抗癌藥生產、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稅負,將進口創新藥特別是急需的抗癌藥及時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等方式,降低抗癌藥品價格。
那么,目前河南的進口抗癌藥使用情況如何?哪些抗癌藥降價了?降了多少?對此,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現狀 2萬多元的藥現降價70%
“最明顯的是治療乳腺癌的一線用藥赫賽汀,納入醫保后降幅在70%左右。”河南省腫瘤醫院藥品部主任張文周介紹,赫賽汀是一種治療乳腺癌效果明顯的進口靶向藥,正常治療的話,一名患者一年約使用14支440毫克裝赫賽汀,按照降價前每瓶2.2萬元計算,一年費用為30.8萬元。
現在納入醫保報銷后,每瓶赫賽汀的價格為7600元,正常治療一年費用降至10.64萬元,而在中國癌癥基金會的相關政策下,費用還會再降一半,多數患者也就用得起藥了,“從我們醫院統計的數據看,降價后用赫賽汀的人增加了大概有1.2倍。”張文周說。
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通過國家醫保談判后,我省在去年年底前,已經將17種療效明顯但價格昂貴的進口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價格平均降幅達50%,主要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瘤、乳腺癌等多種腫瘤。
措施 藥占比限制醫生開藥 河南給醫生“松綁”
然而,進入醫保并不代表你想用的時候,就正好有藥給你用,比如今年3~4月份,赫賽汀就出現了全國性缺貨情況。
對此,張文周表示,藥品短缺與進入醫保后用量猛增有直接關系,但最近情況已經緩解,赫賽汀的生產企業——羅氏采取了“中國市場優先”等措施,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也同意了羅氏將現有生產基地轉向更高產能的生產基地的申請。
可即便藥量足夠用,不少醫生還會因為要把醫院藥占比控制在30%左右這一硬性規定而頭疼。而近日,我省相關部門下發通知稱,考慮到國家談判藥品納入醫保支付初期,患者人數尚不確定的情況,國家談判藥品(包括談判藥品仿制藥)和重特大疾病特定藥品,暫不納入醫療機構藥占比和醫保總額控制考核。
說法 降稅不降價只是時間問題
今年5月1日進口抗癌藥正式實施零關稅,增值稅也由17%降至3%,可為何在采訪中,還有不少患者表示“沒啥太大感覺”呢?
對此,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醫藥采購平臺相關負責人鄭來雙稱,患者感受不明顯,一方面是因為之前還有部分藥品庫存,這部分藥品的銷售價格需要參照彼時采購價;另一方面,各省都要根據規定進行專項招標,“今年年底前患者應該能看到價格下降。”
一位從事醫藥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除了稅收,一盒進口抗癌藥要想到患者手中,還要經過流通環節,而市場競爭、研發成本、專利保護等都會影響藥價。
某醫藥公司工作人員稱,“治療肺癌的進口吉非替尼價格能降下來,跟國內生產出來療效相近的埃克替尼有一定關系。”在他看來,國產抗癌藥做出來后,與進口藥形成競爭態勢,相應的,藥價就會下降,所以,自主創新現在對國內藥企和老百姓來說非常重要的。(記者 王苗苗)
目前,進口抗癌藥進入我國的時間需要2-3年,已經大大加快,加之價格降低,會讓更多癌癥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目前,進口抗癌藥進入我國的時間需要2-3年,已經大大加快,加之價格降低,會讓更多癌癥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李克強總理近日就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輿論熱議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供等相關措施。對于目錄內的抗癌藥,下一步將開展專項招標采購,在充分考慮降稅影響的基礎上,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價格下降。
國家醫保局相關人士此前透露,國家醫保局將開展準入談判,與企業協商確定合理的價格后將更多的抗癌藥品納入目錄范圍。
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隨著抗癌藥新規逐步落地,各有關部門正積極落實抗癌藥降稅的后續措施,督促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2017年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赫賽汀、美羅華、萬珂等15個療效確切但價格較為昂貴癌癥治療藥品被納入醫保目錄。
5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生活
我國將對進口抗癌藥品實行零關稅的消息剛剛傳出的時候,一些相關醫藥股票應聲下跌,市場投資者紛紛擔心,降價的進口抗癌藥會奪去國產藥的飯碗。下月起,該政策將正式實施,業內人士對此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中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癌癥免疫治療可以促進身體正常免疫系統的各個方面,幫助對抗腫瘤。目前,癌癥免疫治療已經稱為了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領域的排頭兵,目前已經有幾種類型的癌癥免疫治療開始了臨床試驗。
為了提高“信譽”,宗曉波還為下家配好了藥品使用說明、空膠囊、配藥用的輔料等等。2015年11月26日,葉保成在鄭州落網;2015年12月26日,宗曉波在云南昆明被抓獲;2016 年1月20日,李素義在其工作的藥品公司被警方緝拿歸案。
從易瑞沙到多吉美,從格列衛到特羅凱……近年來,一些聲稱海外代購、價格低廉的“抗癌藥”進入一些疑難雜癥、危重病人的用藥目錄中。”
近年來,一些聲稱海外代購、價格低廉的“抗癌藥”進入一些疑難雜癥、危重病人的用藥目錄中。”
一時間,這種叫做“放線菌素D”的化療藥物成為熱門話題。由于缺貨急用,全國多個城市的患者、醫生在微博微信上為此發布緊急尋藥信息。近年來,廉價藥頻頻出現斷貨,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又有什么可行的解決辦法?
放線菌素D是一種比較小眾的腫瘤化療藥物。
“其實,到2013年4月1日,格列衛在中國的專利期已滿。來自香港的莊一強博士擁有一大堆頭銜: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香港醫務行政學院理事、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客座教授;其教育背景涉及內地、香港、美國、歐洲。莊一強:中國政府從國家層面確實鮮有和國外藥企交涉“強仿”,據我所知至今尚未有先例。
檢察機關撤回了對陸勇的起訴,法院也對“撤回起訴”做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