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30日15:23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8月30日,記者從河南省公安廳了解到,安陽警方打掉一起以許某、楊某等5人為首的特大涉黑“校園貸”犯罪集團,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26人,查扣贓款569余萬元、車輛11臺、房產10處,查明涉案金額達3480余萬元。日前,5名主犯已被安陽檢方先期批準逮捕。
瘋狂“套路貸”背后暗藏涉黑團伙
今年2月1日,安陽警方接到一名高校女孩報警,稱自己被高利貸“套路”,親朋好友都受到威脅、侮辱、漫罵逼著還款,嚴重影響正常學習、生活。
安陽警方對案情進行了充分的梳理研判后,將該案定性為涉黑惡案件展開偵查。經過兩個月的偵查,警方初步查明這是一起利用在校大學生單純、社會閱歷少、容易被騙的特點,瘋狂實施敲詐勒索、非法拘禁、尋釁滋事、強迫交易、詐騙、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傳播淫穢物品、故意毀財、故意傷害等犯罪。安陽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2018.03.26”專案指揮部,北上吉林、北京,南下江西、杭州、廣州,西通山西、甘肅,東至濟南、蓬萊等地,輾轉十余省調查取證,查明了該犯罪集團的脈絡。
經查,2017年以來,犯罪嫌疑人許某甲、楊某(女)組織領導許某乙(女)、張某(女)、梁某等骨干人員,先后在江西等地注冊成立5家公司,利用合法公司外衣,廣泛網絡社會人員進行簡單培訓后,通過網絡平臺向大學生群體發放貸款。犯罪集團虛構不要利息、不用抵押、簡便快捷等欺騙手段,利用借款時間短,大學生一般難以還款的特點,從中收取高額利息和手續費。
受害大學生逾萬人 有人不堪騷擾自殺
“我兒子是活生生被高利貸逼死了,他才剛剛滿18歲啊!”杭州市大學生倪某的家長,至今仍不能接受孩子離去的現實。2017年最后一天,深受該團伙“校園貸”之苦的杭州市大學生倪某,背負著未能還上的2000元借款,從30層樓上跳了下來,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對到期不能還款的大學生,該團伙以通過推薦相關貸款平臺借款還款的套路,一步步誘騙大學生落入犯罪集團的“套路貸”陷井,而后通過恐嚇、威脅、辱罵、PS受害人及其同學、老師、好友的裸體照、靈堂照、性愛照等,運用“瘋狂轟炸”、“呼死你”等軟件,通過信息、微信、QQ等渠道,在校園廣泛進行傳播,給借款人施加巨大的精神和環境壓力,迫使受害人還款。
據了解,該案受害大學生遍及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遠超過11000人,占受害人群95%以上。有50余名受害大學生,出現了自殺、精神抑郁、綴學躲避、離家出走的現象,造成受害人家庭破裂、傾家蕩產。涉及受害親屬、同學等上百萬人受到嚴重騷擾、威脅、侮辱,造成巨大精神損害。
目前,這起涉黑惡集團犯罪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打著“注銷校園貸”名義的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影響非常惡劣。10月26日,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廣大青年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接到爆料,@河南都市爆料記者聯系到信陽市平橋公安分局,朱警官以不接受電話采訪為由拒絕透露案件任何進展。目前他們的處境是:購車時,奇瑞瑞龍4S店給大部分車主辦理的是“奇瑞微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貸款,少數車主辦理的是其他公司的貸款。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利用職能優勢,對以“套路貸”為主要手段的惡勢力犯罪分子依法嚴懲的同時,也向有關學校發出12份司法建議書,共同維護校園平安。
7月22日,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運用“三遠一網”遠程庭審系統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惡案件,被告人騫某某、王某某等17人因涉嫌詐騙罪、敲詐勒索罪、強迫交易罪出庭受審。
在深入推進“凈網2020”專項行動和網絡重案攻堅專項行動中,蘇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近日會同張家港警方偵破一起跨境特大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案,成功摧毀一個為套路貸詐騙提供支付結算渠道的犯罪團伙。抓獲涉案人員72人,涉案資金4.8億余元。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在人格權編中,明確“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性騷擾責任,應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高薪招聘網紅主播、模特,月入5萬。”“高端工作,您需要整容提升形象。”“沒錢不怕,憑身份信息現場放貸,馬上可以手術。”
虛假訴訟現象不僅嚴重侵害當事人及案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擾亂了正常的訴訟秩序,損害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破壞了社會誠信。今年,全省法院將繼續深入推進防范和打擊虛假訴訟,民事制裁靠前、刑事打擊斷后,突出精準打擊、加強源頭治理,全流程防控,全方位制裁,全鏈條打擊。
? 對于淮安女子王芹(化名)的朋友來說,他們想親眼看看這個害得王芹家破人亡的“套路貸”團伙18名成員長啥樣。
“一進門就有個衣著考究的工作人員端著熱茶,帶著微笑走過來噓寒問暖,讓我瞬間就放松了警惕。”汪女士回憶起這一幕,后悔自己沒有早點識破這個套路貸團伙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