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17:35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8.8%。專家預計,經濟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居民收入將延續穩定增長,收入分配改革也將進一步深化,鼓勵完善科研成果、知識產權等知識價值導向的收入分配體系。
財富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提供的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50元,到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也僅有171元。到了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早已實現質的飛躍,達到28228元。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長,城鄉居民的收入從單一來源走向多元,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不再占據絕對主體,經營、財產和轉移收入比重逐步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60.6%,比1964年下降30.3%;而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轉移凈收入的占比分別為11.3%和17.8%,比1964年分別提高8.4個百分點和13.3個百分點;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的占比為10.3%,比1985年提高9.8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學院副院長董希淼表示,除居民財富總量不斷增長,財富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17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日前在2019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上表示,建議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戰略,將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人數擴大1倍,形成很大的需求增長空間,直接提供增長動能,從而使中國穩定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社會。他還指出,實現該目標有兩個必要條件:首先,人均收入需保持一定增速;其次,逐步收縮收入差距,并穩定在一定水平。
繼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多年來,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實施,取得歷史性成就,而且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群體收入增長措施仍在持續發力。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均收入同步上升。但不能忽視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資本所得和勞動所得之間的差距、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未來,收入分配要更注重解決公平問題。增加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收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專家認為,知識價值導向型分配改革力度將不斷加大。此前,科技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強化績效工資對科技創新的激勵作用。比如,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員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期權激勵力度,科研人員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兼職或離崗創業收入不受績效工資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業內人士預計,在未來科研院校改革和科創企業發展中,知識價值導向型分配將越來越明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出來。
5月28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語重心長地強調中國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一時引發海內外輿論熱議。根據國家統計局住戶抽樣調查數據,2019年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380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5元;收入最低的40%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79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65元。
《意見》提出4條具體措施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王微說,暢通低收入群體向上流動渠道,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努力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加快健全面向知識型、技能型和創新型勞動者的收入激勵機制。
中國用70年時間實現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0倍,這項壯舉在全世界范圍來看都是罕見的偉大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居民的收入快速增長,城鄉收入差距也有所縮小,但是彌合城鄉社會不平等仍然任重道遠。
強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城鄉融合發展增添活力。” 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更加完善;到本世紀中葉,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成熟定型。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隨著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鄉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農村市場已成為擴大內需的亮點。” 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更加完善;到本世紀中葉,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將成熟定型。
昨天(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40倍,年均實際增長5.5%。
國家統計局7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40倍,年均實際增長5.5%。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0屆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研究會1日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辦“西藏人權事業發展進步”主題邊會。中國人權研究會理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扎洛向與會來賓介紹了西藏經濟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西藏城鄉居民生活發生的巨大變遷。
2018年,全國居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為實現居民收入翻番目標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為實現居民收入翻番目標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