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19:24 來源:映象網
近日,鐵路發行的電子客票引發了許多市民們的熱議,自11月12日起,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將開始逐步擴大對于長三角地區鐵路電子客票應用的實施范圍,并計劃于12月中旬前全面覆蓋所有高鐵線路和動車組列車停靠車站。這一舉措無疑是展現了中國鐵路未來的發展趨勢與方向。目前,第二批電子客票應用推廣工作從20日啟動,48個車站將告別紙質車票,邁入電子客票時代。
科技的進步足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智能化的服務大大節省了旅客出行的時間。鐵路作為新型服務行業的代表,更要與時俱進緊扣時代脈搏,以科技為根本力量給旅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去年11月22日,鐵路部門就在海南環島高鐵實行了電子客票服務試點,為“電子客票時代”開創了先河。上海鐵路將第一批電子客票業務在合肥南站等45個車站全面推行,第二批也將于11月20日在寧波、金華等48個車站啟動。這是邁向“智慧鐵路”重要的一步,這一步讓更多的旅客享受到了出行的便利,同時也為保護環境多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有新鮮事物出現的時候,總會有人對此并不“感冒”。但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隨智能化的普及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移動支付的二維碼,協助生產的機器人,指紋解鎖的防盜系統,這些人工智能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從而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感。此次“電子客票”不僅讓出行變得更加簡便,無紙質化的形式也很大程度上的減少了紙張的使用,但在一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地完善和升級。
科技創新是交通強國的重要支撐,“智慧出行”是中國鐵路未來的發展方向。近幾年鐵路在不斷努力不斷創新,從網上購票到高鐵WiFi,從外賣訂餐到刷臉進站,每一次的努力都是里程碑式的進展,都收獲了市民們滿滿的點贊。在一次次刷新的速度上,中國鐵路不僅展現了自己的硬實力,同時也不忘提升自己的軟實力。未來的鐵路更會緊跟信息科技的步伐,用一件件高科技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給大家帶來更便捷、更溫馨、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智慧出行”引領中國鐵路的未來發展,鐵路人通過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推陳出新,在短短十余年間,中國鐵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中國鐵路將更加“科技化”、“智能化”讓旅客的出行更加便利,更加經濟,也更加安全。(孫昊)
鄭州火車站的東、西廣場之間,直線距離只有400多米,但因沒有直接的聯絡通道,出錯站的乘客只能繞一個大圈通過。
攻堅克難,鐵路建設再傳捷報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新疆阿勒泰經富蘊至準東鐵路的阿勒泰至富蘊段將于今天開通運營,標志著北疆鐵路環線全線貫通。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青海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鐵路新疆段將于12月9日開通運營,格庫鐵路即將迎來全線通車。
梳理明確三年開工項目計劃,建設總規模約6000公里,加快建設一批條件相對成熟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項目。把握好城際鐵路功能定位和建設標準,加強市域(郊)鐵路的統籌規劃和設計建設,實現鐵路建設與城市融合和多網融合,科學規劃項目建設。
疫情下,中方技術人員前往位于首都外的車輛段也十分不便,路上需要接受數次檢查,但只要接到車輛故障通知,團隊一定第一時間前往,因為列車運維無小事 乘客對軌道交通車輛滿意度達到97%,越來越多的阿根廷人愿意選擇城際鐵路出行
2020年12月3日0時-24時,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1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疫情防控等有關情況。
12月3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2021年元旦節(1月1日)火車票于12月3日開售,有出行計劃的市民最好提前購票。今年元旦節期間,重慶火車站將以旅游、探親、學生等客流居多,市內主要集中在萬州、涪陵等方向,以及周邊的成都、貴州、昆明等方向。
但跟這些交通大動脈相比,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看似微小,卻直接服務著6億多農民群眾。可以說,能不能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直接影響著近半數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的時間表。
(記者王昊男)12月1日起,北京、上海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范圍包括兩市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線路和車站(不含市郊鐵路)。據了解,北京、上海兩地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后,北京市民可以使用億通行APP乘坐上海地鐵,而上海市民則可以使用Metro大都會APP乘坐北京地鐵。
?11月28日,雅萬高鐵建設項目采用的鋼軌在聞名中外的“胡志明小道”——防城港開始啟運出口,這標志著象征中印尼友誼的雅萬高鐵即將進入鋪軌階段。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首單,是東南亞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