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10: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題:乘風破浪 堅毅前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鼓舞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創造美好明天
新華社記者
一頭接續即將揮就的百年史詩,一頭開啟第二個百年的恢弘篇章。
連日來,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表示將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匯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大力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有底氣:在更高水平上謀劃發展
穩經濟、促發展,戰疫情、斗洪峰,化危機、應變局……大戰大考之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新征程積蓄底氣和力量。
仔細研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趙凌云說,包括抗疫斗爭在內的一系列勝利,展示了制度優勢有效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現出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十三五”期間,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舉世矚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說,發射“嫦娥五號”,從月球采樣返回;“天問一號”完成近火制動等高難度任務……未來還有許多艱巨挑戰,隨著逐夢深空、探索未知的步伐邁得更穩、更遠,中國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雄心壯志也將最終實現。
聚光燈下,翩若驚鴻的身姿演繹著中國芭蕾特有的內涵與底蘊。《紅色娘子軍》《牡丹亭》《黃河》等優秀作品在世界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傳揚中華文化。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為引領社會新風尚、滿足人民新期待、激發新活力提供了精神支撐。
在各大高校的論壇上,“十九屆五中全會”是大家熱議的話題,青年人的激情因祖國的偉大成就而澎湃:“一個個高光時刻、精彩瞬間,標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關鍵節點”“中國擁有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和力量”“因祖國驕傲,為祖國點贊”!
有方向:在更高目標上迎接挑戰
大國方略,舉世矚目。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決策。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的戰略眼光。”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蔡文成認為,全會乘勢而上,設定“大目標”、實施“大戰略”、制定“大舉措”,為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開好局、起好步,凝聚了人心和力量。
15年后,中國會是什么樣?那時的我們又會怎樣?這是中國青年的憧憬之問。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張永杰認為,全會擘畫的新發展藍圖,正是青年人的奮斗坐標。
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家鄉河北省館陶縣曾飽受化工污染之苦,是科技創新的力量讓這個貧困縣面目一新。“我們用糧食作畫,發展糧食手工藝品,優化發酵工藝條件以提升酒的風味和品質,產品銷路大大拓寬。”
“從‘十四五’到2035,恰是我們青春最美好的時光,也足夠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流砥柱。”張永杰說,現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學習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積蓄力量。
深秋時節,收割機隆隆作響,我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鄉村振興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吹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軍號角。
“這讓我更加堅信,自己所從事的研究是有意義的。”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2020級博士生高笑歌說,廣闊的田野是最好的課堂,也是最廣闊的成才舞臺,自己要腳踏實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有決心:在更高起點上續寫輝煌
以眾人之力起事者,無不成也。
每年寒暑假,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9級研究生伊力爾江·哈力克都會爭取參加各種志愿活動——參與社區服務、前往山區支教、給家鄉父老講述生動真實的民族團結故事。
“我來自新疆,目睹了天山南北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我們是新時代的見證者和受益者,也要做新時代的建設者和貢獻者。”伊力爾江·哈力克說,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中華民族的未來也要由各民族共同創造。年輕一代要從點滴做起,萬眾一心、不懈奮斗,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青春力量。
梳理規劃《建議》,“強國”是高頻詞。湖南師范大學教授鐘毅平深感重任在肩:“我們要緊緊圍繞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目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
1990年出生于山東的王冬,以王二冬為筆名,為快遞小哥書寫了系列詩歌。“用自己的親身經驗書寫行業、為新時代的成就鼓與呼,這是我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參與文化強國建設的最好方式。”王冬說。
青年之于祖國的擔當亙古不變。“到2035年,中國繁榮昌盛,我們風華正茂。我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者,在這場向著夢想的征程中,將以我之青春,共中國之榮光。”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2017級博士生陳正勛說。
點擊查看專題
教育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最終“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而今,我成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教材編輯,我的名字被印刷在教材上,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品牌走遍祖國鄉村城鎮、地北天南。
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貫通、具有內在聯系的整體,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面的。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努力提高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充分肯定人教社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寄予深情厚望。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載體,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等,都集中體現在教材中。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要突出思想性、體現時代性,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培養新要求,打造一流教材。
在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指出,“十三五”以來,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辦民辦同招入學政策,24個大城市中免試就近入學比例已經達到98.6%,85.3%的隨遷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或者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服務。
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推進改革創新,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習近平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回信強調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向人教社的全體同志致以問候,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系統觀念。”“十四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和2035年遠景目標,將極大地激揚中國人民的雄心壯志,在新發展階段豪邁前行!
11月21日上午,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鄭州大學共同舉辦的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鄭州開幕。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江凌出席開幕式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