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辯證看待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唯一的發展之路。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必須從我做起,守護碧水青山,共護藍天白云。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就應該守好自己的心靈花園,時刻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決反對一切消極腐敗現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疫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沖鋒號。特別是對于年輕干部來說,自身的經歷太少,經驗自然就不多。而要肩負起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目標,面對疫情的影響,面對洪澇的制約,對于群眾來說,有很多的不確定和不穩定。群眾需要的地方,就是干部履職的戰場。
家庭是溫暖的港灣,家里的“紀委書記”能不能守好“大后方”,對迎來送往進行“甄別”,對阿諛奉承形成“絕緣”,當好家庭的“賢內助”,讓黨員干部少一些后顧之憂;當好家庭的“廉內助”,守住廉潔從政的“紀律門”,對于黨員干部在前方保持為民務實、清正廉潔的作風有著極大影響。
要培養好年輕干部這個“火車頭”,要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新時代年輕干部,讓他們多走出去“取經”,多到黨校、高校去“蓄能充電”,多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去“補鈣強肌”,也能夠到業務相關崗位去輪崗,到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一線去“鍍金”,從而全方位底培養出“全能型”的新時代年輕干部。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承為民的初心,始終肩負時代的使命,一心一意的為人民謀幸福,真心實意的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扛起了重任,擔負著使命,在為民的第一線擔當作為、砥礪前行,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勝利。
薪火相傳的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唯如此,才能將服務群眾的“接力棒”傳下去,將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目標責任扛起來。因此,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的新時代年輕干部隊伍,既要筑牢思想防線,夯實黨性修養,又要提升實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能在為民的第一線擔當作為,干出一番事業來。
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就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全面發展。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是發展的“主力軍”。因此,要依托群眾力量,集結群眾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紀檢監察干部就像一個“質檢員”,守在干部選拔任用的“關口”。要用好“探照燈”“放大器”“顯微鏡”等一系列工具,將黨員干部放在監督視線下,放在質量檢測的生產線上,鑄就高素質專業化的新時代干部隊伍。
2020年以來的抗疫大考中,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發揚偉大抗疫精神,齊心協力、眾志成城,中國在全世界取得了高分成績。但時間長了,少數單位和干部開始麻痹懈怠了,疫情防控措施開始松懈了,防控措施落實走形式。口頭上喊得山響,然而心懷僥幸心理,落不到實處。直到兇猛的德爾塔突然來襲,這些地方疫情防控防線被迅速洞穿,感染病例急劇上升。
隨著當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成為公眾獲取信息、參與討論和發表觀點的重要渠道。互聯網成為社會公眾表達情感、交換觀點的聚集地,也是社會輿論的放大器。良好的輿論氛圍有助于社會各界高效應對突發事件、總結規律,降低類似事件再發率,推動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輿論導向錯誤,就會瓦解意識,危害黨和人民事業。目前,網絡空間存在部分虛假信息和花邊新聞,在網絡道德約束不足和相關法律規制不完善的條件下,一些網絡謠言不僅混淆大眾視聽,引發大眾恐慌,更會嚴重破壞社會生產、生活秩序,亟待政府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年輕干部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的能力決定了改革發展的成色和攻堅克難的水平。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年輕干部要以持之以恒之心、久久為功之勁提高“七種能力”,要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歷練中切實把握擔當作為的要領,做堪當時代重任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為民服務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想要把為民服務“送到家”,徹底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把為民服務變成一種日常習慣默默去做,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黨員干部堅定信心、真心服務、耐心溝通、真抓實干、守住廉潔,就一定能登上為人民服務的高峰,就一定能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百年黨史是一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也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廣大黨員干部要用心研讀這來之不易的“教科書”,在學習黨史、借鑒黨史中汲取成長營養、凝聚奮進力量,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恪守為民初心、勇擔時代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乘風破浪。
村黨支部書記必須增強宗旨意識,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肩負的職責與使命,腳踏實地地為群眾辦實事、謀實利,引導廣大黨員在改革發展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文房四寶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之一,在一毫一筆、一紙一硯間,在不疾不徐、回轉研磨中,體現了中華民族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優良作風。通過筆墨紙硯流傳下來的不僅僅是書畫和篇章,還有知識、智慧和精神。身為“接棒人”的年輕干部,也要拿起“筆墨紙硯”,接過歷史火炬,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年輕干部要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努力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道理學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要加強學習、自覺學習,讓學習伴隨終身,在學習中思考、在學習中實踐。
年輕干部的培育,事關薪火相傳的社會主義事業。鍛造高素質專業化的年輕干部隊伍,才能接力為人民謀幸福,肩負起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目標。構建年輕干部成長“蓄水池”,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培育“全能型”干部人才,打通為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是為民務實最終落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