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日前接受CNN訪問時表示,亞洲病毒檢測及追蹤能力遠高于美國。比爾·蓋茨稱,美國的有錢人可以檢測多次,低收入人群可能得不到檢測。美國的檢測系統沒有區分優先級,無法提供準確的情況,檢測數據也無法進行比較。
2020-05-04
馬澤特和石正麗也強調,她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從未檢測出與之相關的其他病毒。△專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不是因為泄漏,更可能是因為新冠肺炎是一種從動物宿主傳播到人類的最新疾病。
2020-05-04
當地時間3日,法國一名醫院重癥科室負責人表示,法國至少在去年12月底就已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法國在1月24日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根據科昂教授3日的說法,法國境內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時間提前近一個月。
2020-05-04
大學生就業云招聘平臺上線啦!
2020-05-04
“針對重點人群的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是有必要的。” 目前,順利進行大規模核酸抗體檢測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提高各級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檢測能力,“比如華西醫院,每天能承擔的核酸檢測量大約是400-500例,抗體檢測約2000例。
2020-05-04
五四青年節之際,Bilibili網站發布了一個“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后浪》,隨著演講刷屏,“后浪”一時間成為熱詞,并引起了人們的爭論。
2020-05-04
由于一名船員感染新冠病毒,4月28日起停靠在德國北部庫克斯港的“邁希夫3號”郵輪采取全員隔離措施,其中中國籍船員58名。中國駐漢堡總領事杜曉暉介紹,“中國駐漢堡總領館,會將這58名中國籍船員的事兒管到底。
2020-05-04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截至4月中旬,美國已有超過9000名醫護人員確診新冠肺炎。△《華盛頓郵報》報道,截至4月中旬,全美超過9000名醫護人員確診新冠肺炎 據《時代》雜志4月20日報道,該組織在3周之內收到了超過7000份申請,其中不乏一些美國大型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
2020-05-04
近日,一則假借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之口,稱新冠病毒是“中國制造”的謠言在海外社交媒體散播。為此,本庶佑專門發布辟謠聲明,并指出這類對疾病起源毫無根據的說法是“極其危險和災難性的”。
2020-05-04
2020年5月4日6時20分,一輛車牌號為粵S2***6的斯柯達小型普通客車(核載5人,實載5人)沿許廣高速南行至1107公里+850米處(連州市保安鎮路段猴子逕隧道前一公里)時,碰撞路面右側防護欄后起火,造成車上5人死亡,車輛損毀的交通事故。
2020-05-04
從今天(4日)起,香港特區政府部門服務開始分階段恢復正常,一些公共服務恢復正常辦公時間。運輸署表示,各專營巴士公司今日起恢復繁忙時段的正常班次。特區政府也將盡快就這些嚴控措施公布有關決定,讓市民有所準備。
2020-05-04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數據實時統計系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5月3日晚6時,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1154621例,死亡67451例,共檢測7051448例。法國累計確診131287例死亡24895例】 當地時間5月3日晚,據法國衛生總署最新通報,截至3日14時法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31287例,24小時內新增308例。
2020-05-04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3356205例,死亡238730例,中國以外超過327萬例。(總臺記者 朱赫 易歆)
2020-05-04
(原標題: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340萬例 累計死亡病例逾24萬例)
2020-05-03
應對經濟大幅下滑 美國多地開始“解封”美國疫情依然相當嚴峻,這場在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之間的“走鋼絲”引起美國疾控專家的擔憂。
2020-05-01
應對經濟大幅下滑 美國多地開始“解封”美國疫情依然相當嚴峻,這場在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之間的“走鋼絲”引起美國疾控專家的擔憂。
2020-05-01
據多家美媒報道,當地時間29日,美國紐約警方接到報警后前往布魯克林一個社區,發現當地一家殯儀館外的幾輛卡車上存放了超過50具遺體,并散發出異味。殯儀館的一名員工表示,他們已經沒有地方存放遺體,因此只能先放置在卡車上。
2020-04-30
印醫學研究理事會也明確指出,快速檢測試劑僅用于監控疫情,不能用于確診病例判斷,不能代替核酸檢測,各邦應嚴格遵守使用方法和目的。對于目前出現的問題,我們希望印方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充分考慮中方的善意和誠意,及時與相關公司加強溝通,予以合理妥善解決。
2020-04-30
美國特朗普在29日的會議上稱,隨著各州重新開放,目前關于新冠病毒的聯邦指導方針將會逐步“淡出”。美國多位衛生官員和專家曾表示,今年入冬美國或迎來第二輪新冠病毒與流感同時暴發,產生更嚴重的影響。
2020-04-30
日前,國際奧委會曾公開表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同意,日本將根據2020年奧運會已經達成的協議條款,繼續支付費用。“于國際奧委會而言,我們將遵循與日本方面達成的有關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協議,國際奧委會將繼續分擔東京奧運會延期帶來的各種壓力,以及產生的各項額外費用。
2020-04-30